close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句話或許常聽到,但是您大概沒有想到,早在1935年就已經有研究人員做過這方面的相關實驗,不過僅止於動物實驗的階段。

 

  在以老鼠為研究對象的實驗中發現:即使是從生命後期才開始實施節制飲食(餵食中刻意減少百分之三十的熱量攝取,並且補充適當的礦物質與維生素),不但能夠延長老鼠存活的時間,同時也能夠減少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腫瘤等常見的老化相關疾病對身體的危害。

 

  在2009年,世界著名的《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篇針對「限制熱量飲食」與猴子老化的研究,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老化研究機構 理查博士(Richard Weindruch)等人所進行的實驗。研究團隊在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約二十年),成功地在與人類較接近的靈長類(恆河猴)得到重要的結果,也與之前以老鼠為實驗對象的保健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飲食當中減少三成熱量有益健康!

 

  從研究團隊所拍攝的照片中,可以輕易地分辨出兩組實驗猴子的外表差別。兩隻年齡相近的恆河猴,飲食中刻意減少三成熱量的猴子,明顯比無限制飲食的同類顯得毛色均勻、精神飽滿;相較之下,無限制飲食的猴子,可明顯看到肌肉消瘦、駝背精神不濟。疾病的部分:限制熱量組在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皆少一半;糖尿病差異性更大,限制熱量組皆無糖尿病.

  

  存活率方面,在這個實驗當中,得到心血管疾病與癌症而死亡的猴子,無限制飲食組的數量比限制飲食組高出許多。扣除非相關老化的死亡後(例如:麻醉、受傷)兩者的死亡率分別是37%以及13%。顯示限制熱量飲食的控制方法,在老化相關的疾病與生存時間,都有明顯較佳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飯吃七分飽,活得老又活得好!

    

  雖然類似的研究未曾在人體上進行實驗,畢竟要嚴格限制一群人長年減少百分之三十的熱量,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實驗。不過若是自己有心,倒是可以考慮從高糖、高脂等高熱量食物開始減少攝取。畢竟,這樣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常常有人早上因為時間安排不當而早餐不吃,中午又因為開會、趕報告導致時間不足而隨便吃,晚餐或消夜再狂飲暴食。這樣,對身體的傷害到底如何?想想看,今天若要開車去長途旅行,路途中需要長時間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們是要出發之前先加滿優質汽油再開上路,還是要等到油缸見底破表,再加入品質不穩定的劣質油?優質食物就像好油,早餐吃好就是開車前加油準備。假若待車如此,那麼,對自己的身體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成功老年學院 的頭像
    成功老年學院

    成功老年學院

    成功老年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