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由基的危害

  自由基這個最近非常熱門的話題,其實一點都不新,早在一百年前就被一位俄國的科學家龔貝格(Moses Gomberg)博士在密西根大學的實驗中發現。直到1950年間,由知名學者 哈門(Harman)博士,提出一個被大眾所重視的觀念:自由基很可能與老化/衰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此與自由基相關的研究與議題,便如雨後春筍般得到熱烈的討論。

 

  其它的研究人員,經由餵抗氧化劑食物給老鼠的實驗中發現:經過抗氧化的餵食,似乎可減少自由基危害,增加老鼠30% ~ 45% 的存活時間。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發明「有氧運動」一詞的美國醫學專家 肯尼士庫柏(Kenneth H. Cooper),在他倡導「有氧運動革命」後,會再將「抗氧化革命」列為第二次的健康革命。

 

何謂自由基?

  那麼,究竟什麼是「自由基」或「活性氧」?其實很簡單,所謂自由基,就是一個帶有非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分子。例如:原本安定的氧分子,若是失去部分的電子,就會變成活性氧,成為一種有害物質。

  由於自由基的性質非常的不穩定,很容易去搶奪附近物質的電子來配成對;被搶奪電子的物質又去強奪另一個,也因此造成一連串的破壞而傷害人體。這個被搶奪而失去電子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上就稱之為「氧化」。能夠減少氧化的物質(化學上又稱之為還原劑),其實就是能提供本身的電子給自由基作配對,避免自由基去搶奪身體其它部位的電子造成更大傷害,我們常聽到的「抗氧化物」有些便是如此。

 

樂齡學堂

問題:老師,可不可以再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說明自由基?

回答:簡單來說,自由基就是一種帶電而且活潑的小物質。為了方便各位記住,我們可以把自由基想像成一個狐狸精或花花公子,既然它帶電、活潑、又不穩定,自然很容易就與附近的物質來電,進而產生「搶奪、破壞、連鎖傷害」。這樣,瞭解了吧。

 

自由基的傷害

  談到自由基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會破壞細胞的正常功能,尤其是細胞的膜組織、蛋白質,因而使身體的組織彈性變差,就會導致皮膚的皺紋增多,也會使血管變得狹窄與硬化,增加心臟病與中風的可能性。為了恢復被自由基破壞的組織,身體會自動分裂新的細胞來修補。然而,不斷重複破壞與修復,再加上自由基也會破壞負責調節細胞分裂增生的DNA,長期下來,不正常分裂的細胞便會持續增加,慢慢就有機會形成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細胞。

 

  先前提過,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能藉由淋巴球來攻擊癌細胞與外來病毒。但如果我們長期處於壓力、用藥過多、睡眠品質不佳、營養失調、或是身體運動不足的狀態,就可能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白血球中的淋巴球數目減少,免疫功能就跟著低下。若再加上不斷暴露於各種自由基的危害,雖未致命,癌症亦不遠矣。

 

  但說句公道話,自由基其實也並非全然是萬惡不赦的有害物質。自由基對外來的細菌,也有著和白血球類似的殺菌功能,達到保護身體的作用。只不過,當它的數量超過身體所能夠處理的範圍時,就會轉過頭來對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到底有哪些情況會產生自由基?又有哪些行為能夠減少自由基的危害呢?

 

  抽菸、輻射線、環境污染、化學藥劑等危害因子,都會刺激細胞產生額外的自由基。其實身體平常於新陳代謝時,自然就會產生一些自由基,但是我們健康的身體能夠自行處理這部份的量,不至於產生不好的影響。不過,當身體受傷時,免疫系統白血球中的粒細胞數目會迅速增加、血管通透性與血液流量都同步上升,進而造成發炎現象以便對抗外來細菌。此時自由基的數量也會跟著上升一起抵禦外敵。若是無法及時清除遭自由基破壞的有害物質,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體內廢物的累積,對身體造成傷害。

 

如何抗氧化?

  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來強化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接觸有害因子,增加體內抗氧化的能力與補充適當的抗氧化食物亦甚為重要,尤其是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SH這兩種物質。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保護白血球與細胞的DNA避免受到自由基氧化傷害。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PS)能夠活化穀胱甘肽(GSH),提供自己的電子給自由基,將過氧化的脂質還原,把自由基轉化成無害的物質。

 

  那麼要如何來補充GSHSOD呢?最簡單的方法,例如:補充維他命C,就可以幫助身體自行製造穀胱甘肽。另外,某些微量元素則可以增強體內酵素(酶)的作用,例如:銅、鋅等。它們可以活化超氧化物岐化酶,將氧化代謝物轉成無害物質。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增加:海產(帶殼蚌類)、動物肝臟/肉類、堅果類、以及雞蛋的攝取,就可以獲取鋅、銅這二種重要的元素,幫助體內酵素的活化。

 

  另外,硒與鐵質的攝取亦有助於身體對抗自由基。雖然食物中硒的含量與當地土壤成份有關,大體而言,補充蔥、蒜頭、穀類、海鮮等未精緻食物,就可以當作硒很好的攝取來源。至於鐵質,我們可以從紅肉、內臟、深綠色蔬菜等取得。此時,若能配合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併攝取,將可以大大加強對鐵的吸收效果。所以,當您享用完美食之後,來杯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例如: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木瓜)或果汁,將能有效幫助您吸收更充足的鐵質。

 

  另外,經由觀察結果及許多實驗發現,某些極容易由食物中取得的維生素,特別有助於清除自由基的危害,能達到保護神經的效果。剛剛提到的「維生素C」,就是極容易攝取的抗氧化物質。長久以來,一直是被認同的良好抗氧化物補充來源。只不過由於維生素C是水溶性物質,容易隨著水份流失不容易儲存於體內,所以我們需要每天補充。食物中以奇異果、芭樂、橙柚類、櫻桃、蕃茄、青椒等含量最多。

 

  「維生素E」也是另一個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它主要是能夠保護細胞膜的磷脂質與減少不飽和脂肪酸氧化,達到保護細胞的作用。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與保護腦神經細胞避免受到自由基傷害。

 

  由於維生素E是脂溶性,所以必須有適量的油脂才能讓身體吸收利用。過度避免油脂攝取以及體脂肪過度減少,會影響這類維生素的吸收與儲存。飲食中可以從:植物油、穀物、堅果、蔬菜、豆類來獲得。雖然維生素E可能有助於抗氧化,但若是正在服用心血管疾病相關藥物(抗凝血藥物),想自行補充高單位的維生素E、銀杏萃取物等保健品(與抗凝血相關)之前,最好先向醫師請教是否適合。

 

  「β胡蘿蔔素」對於眼睛的保護,優於其它種類的抗氧化物。食物例如:紅蘿蔔、南瓜、甘藷及木瓜、芒果等橘黃色的蔬果及其他許多綠色蔬菜,便是β胡蘿蔔素最好的來源。需要注意的,若本身是抽菸與酗酒者,若不當攝取過多β胡蘿蔔素,可能有害健康,更需要特別注意。

 

  其它抗氧化物如:茄紅素(紅番茄、紅西瓜)、兒茶素(綠茶)、花青素(藍莓、葡萄)、葉黃素(深綠色蔬菜)亦持續有眾多研究在探討其抗氧化的優良功效。無論這些食物的詳細機轉如何,每一天盡量去補充「多樣、彩色豐富的新鮮蔬果」,就是抗氧化食物的最佳來源,絕對能幫自己身體一個大忙!

 

  瞭解抗氧化的重要性後,請務必要時時提醒自己:改變行為才會改變結果。所謂修行,除了宗教上的解釋之外,也可以是:正錯誤,身體力。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做得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成功老年學院 的頭像
    成功老年學院

    成功老年學院

    成功老年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