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在《古詩十九首》裡頭,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是形容一般人往往活不到一百歲,卻常擁有不成比例的過度擔憂。在過去能夠活到一百歲,的確是極為罕見之現象。這也難怪會有「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如此的諺語出現。
但如今在各類媒體見到百歲人瑞的相關報導,早已經不再稀奇。光是在台灣,就有超過兩千位高齡百歲的長者;超過九十歲者,更是將近有六萬人。長壽,似乎不再是那樣遙不可及。
在如此高齡普及化的趨勢之下,為了避免因增加了生命的長度卻延長了痛苦的時數,如何造就一個成功的晚年便顯得格外重要。筆者撰寫這本「銀向成功」,目的就是希望能盡量將眾多專家學者所發展出來的研究結果與專業知識,轉化成淺顯易懂的大眾常識;藉由帶領各位更深入瞭解與老化相關之個人、家庭與社會問題,進而培養全民成功老化之健康觀念。
關於開頭所提到的「生年不滿百」與「世上難逢百歲人」,其實還有這麼一小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清朝乾隆皇帝某一次下江南,途中正巧遇到一對長者慶賀百歲生日。這對有趣的長者不要別人送禮祝賀,卻希望有人能夠送副文中不要出現「百歲」的壽聯。乾隆皇知悉後,便寫下「人生不滿君常滿、世上難逢我獨逢」這副雋永之壽聯贈與,因此傳為佳話。
年長,是一個過程,不是一種疾病。若個人能將人生智慧與做人處事的精華萃取,再以幽默與豁達來感染身旁親友,這是功德一件啊,又豈是青春或是外貌的改變所能相提並論的?
害怕逃避、抵制抗拒老化的到來,常常是由於「不瞭解」所產生心理壓力後的生理反應。因此,不要整天擔心多了一根白髮,盡量讓人去欣賞你的智慧想法。上天送給每一位長者最好的禮物,其實就是隱藏於皺紋底下的內涵與氣度。希望透過本書,能夠讓大眾對於長者們的生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做好適度的相關準備與心態的調整。將老化相關的健康知識當作存款老本,存入自己的健康銀行。欣然迎接必定來到的晚年,銀向成功!
能完成本書,要感謝終日致力養生運動的父親郭維文先生,以及長年擔任義工的母親卓娟娟女士。在雙親長期言教身教下潛移默化筆者對於健康之重視與對大眾問題的關心,謹以此書感謝雙親之栽培。